關於我們的老師


台北萬華兒童教育關懷站 侯發德神父


     如果你義無反顧助人到底,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。我們的工作讓我想起一句拉丁經文“Et de stercore erigens pauperem.”,這句話的意思是,他把窮人從垃圾堆裡拯救出來。

阿明
     阿明是個調皮的小男生,不到過動的程度,但非常活潑,而且防備心很重。
     有一次他把籃球往教室裡丟,結果意外發生了:一扇窗戶破了!當下他臉色變得蒼白…。隔天阿明來說:「我爸爸問一扇窗戶多少錢?」我們對這個提議有點感動,因為他的爸爸(精障患者—精神障礙)是沒有工作的。於是為了顧及他的自尊,我們接受了他給的台幣一千元的回報(也是一份禮物)。
     當時他的越南籍媽媽正在找工作,所以我們讓她來關懷站的廚房負責全職工作,取代原來兼職的志工。有一次越南媽媽騎摩托車出了車禍腿受傷,就換阿明的爸爸來幫忙。關懷站的老師協助越南媽媽申請社會局的補助,得以支付醫療費用,也幫忙尋求法律資源向肇事者求償。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對社工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     現在越南媽媽繼續在關懷站煮飯,但動作比較小心緩慢,阿明的爸爸偶爾會來兼職幫忙,因為工作讓他變得比較有自信。雖然他們兩人一起工作只為了一份收入,但每個人都得到了幫助。

三兄弟
     這三兄弟來自一個姓王的家庭(王的發音在中文有君王的意思),媽媽獨自撫養他們,我們都叫他們三王。
     他們原本的租屋處非常小只有一個房間,我們透過聖母聖心會的系統,在關懷站附近找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安頓他們,我們也成功幫助他們談到比較低廉的租金。或許社工也應該試試關懷站老師的作法,想辦法在我們聖母聖心會的社區裡找到能夠負擔得起的房子。

阿良
     阿良是萬華兒童教育關懷站首批陪伴孩子之中的一個。
當時他才小學四年級,他的袓母是這樣對我說:「神父,你把他帶走,我把阿良無條件免費送給你。帶他去美國吧!我平常就靠撿拾資源回收維生,我實在沒辦法再養育他了。」我們接納阿良,不是帶他到美國,而是讓他來到關懷站。
     每天下課後,阿良來到關懷站會和其他孩子們一起吃晚餐和寫功課,然後回家。阿良的家(其實就是一間房間)堆滿了塑膠瓶罐和舊衣服,他就睡在旁邊。國小畢業後,我們發現阿良還是需要幫助,不管是在課業或陪伴上,於是加上其他幾個同樣從小學畢業的孩子,開辦了國中班,我們決定讓上國中的孩子繼續留在關懷站。阿良高中畢業後(由我們負擔高中學費),在一家汽車維修廠打工 ,有了這份工作他可以自己負擔大學的學費,畢業後有了正常收入,阿良就能夠照顧他的袓母。
     這12年來我們沒有放棄過他,持續給他關懷,所以他能夠好好長大成人,我們希望他也能感謝天主保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