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旅大冒險
從小小夢想家到勇敢探險王

文╱台中霧峰關懷站老師 魏文麗
整理╱天主教博愛基金會

十年,足夠養大一個小Baby,也足夠讓一個小一新生長成高中生。時間就像一輛不斷加速的列車,還沒準備好,就被推著往前衝。而這些年來,孩子們用他們的笑聲、淚水、吵鬧與成長,豐富了我的生命,深刻體會到:被需要,真好。

十年的課輔班,能做些什麼?看見許多孩子的生活範圍很小,幾乎沒離開過霧峰。有學生曾問:「老師,公車要怎麼坐才可以坐得更遠?是要往南還是往北?」這個問題讓我思考,孩子們的世界這麼小,會不會因此覺得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?小事都能炒成大事,如果能帶他們出去走走,看看世界的寬廣,會不會讓心胸也開闊一些?於是,決定帶他們去看看我心中的人間天堂——東部的太平洋。期待他們能在旅途中放下爭執,看見彼此的美好,也讓自己學會不說教、不判斷,把一切交託給天主。當然,在這之前,還得搞定旅行的大小事。

暑假一到,開始生活體驗課,學習搭公車、捷運,甚至有小二的孩子興奮地以為可以從台中高鐵站直接搭高鐵回霧峰(真的太天真了!)。而國中生們則化身神隊友,負責查班車、刷票卡、帶學弟妹們上下車,連畢旅的行前通知都是國三的阿鴻一手搞定。這群孩子平常手機不離身,這次倒是用在正經事上,使命必達!

為了這次旅行,學生們自發性地拉了群組,熱烈討論行前準備。我在群裡發布住宿與座位安排,並特別私訊了兩位「世仇」六年級生,讓她們選擇換座位,或是…直接和好。沒想到,她們真的點頭答應,這是不是意味著,關係也能慢慢修補呢?出發當天,大家準時集合,卻唯獨等不到亮傑,聽說他前一晚興奮到睡不著,還聊到忘記時間。他的住處因阿嬤搬家變得難以確認,再加上所有家長的電話全都打不通,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只能先出發。
但,故事還沒結束!

火車開動後,國三學長們展開了一場「拯救亮傑行動」。從「友情互嗆」模式,轉換成「理性討論」模式,最後瞭解亮傑沒有出門的關鍵竟然是——沒錢!這還不簡單?只要他肯來,錢不是問題!於是,國三生迅速查好班車,幫他規劃轉乘路線,我則負責刷卡買票。亮傑只要照著指令行動,就能成功會合。火車上,孩子們持續關心亮傑的進度:「老師,他上車了!」「到了高雄!」「已經叫他先去吃飯!」雖然亮傑獨自旅行,卻不曾孤單,因為這些聲音陪著他,給了他滿滿的安全感。

終於,當亮傑風塵僕僕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時,大家夾道歡迎,擁抱、歡呼,這不就是「友愛」最美的模樣嗎?在多良部落,孩子們欣賞著山與海的壯麗,午餐是一碗配著海景的泡麵,這竟成了整趟旅程最幸福的一餐。並且參加彌撒,為彼此祈禱,也為亮傑這段驚險又勵志的旅程獻上祝福。

第二天,沿著山海交錯的小路前行,孩子們像猴子般跑跳,導覽的阿拉哥聲嘶力竭地講解部落文化,還被我們偷偷提醒:「速度快一點,不然猴子們要失控了!」我們也不顧困難,硬是爭取到進入金崙天主堂朝聖的機會,因為這對孩子來說,不只是行程的一部分,更是生命的滋養。接著,泡湯、豐盛的晚餐、自由聊天的夜晚,孩子們笑鬧著,最後安然入眠。

這趟旅行,或許不會立刻帶來驚天動地的改變,但是善的種子已經種下,未來某一天,必定會發芽。開學後,國一新生收斂不少,曾經的「世仇」小靜和小語不再吵架,亮傑的態度也變了,雖然功課還是讓人頭疼,但至少不再用「躺地裝死」來逃避學習。國三的孩子們更像是過來人,對學弟妹們的幼稚行為直搖頭,並化身勸世代言人,耐心開導。

這些成長,或許不像畢業旅行般熱鬧,但它們一點一滴發生,讓我們知道,這群孩子正在變得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