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懷站系列 6
愛的關懷站 南投仁愛
天主教博愛基金會董事 郭佑任
這次為大家介紹的是南投仁愛兒童教育關懷站,地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互助村明月巷40 號。
此關懷站設立於2007年11月14日,多年來在曾瑞琳老師的輔導下培養了300多位優秀兒童,學童成員大多是來自原住民、單親、隔代、新住民及經濟弱勢家庭的國小學童,服務時間為週一到週五,於學校放學後,課程內容以課業輔導、原住民族語及文化、烏克麗麗、打擊樂、品格教育為主。
目前南投仁愛兒童教育關懷站服務的學童有18位,在關懷站的老師努力下,學童不僅在課業獲得提升,有時候也補足家庭生活的缺憾,關懷站的老師分享:有一位一年級學童小甯,家庭經濟重擔一直是在母親身上,對於照顧孩子,時兒關心時兒鬆散,因孩子父親入監服刑,四個子女由阿嬤照顧,前陣子阿嬤不小心因騎車跌倒,幸好觀察後無大礙,否則阿嬤的孫子女很多,真不知道該怎麼辦,與她聊起時,看似堅強但也有無語問蒼天之憾。小甯在我們關懷站時,有時多話有時安靜,有時淘氣有時活潑,因年紀小個性活潑天真,著實感受不到他有這樣的家庭環境。在與母親見面關懷慰問時,她說孩子的父親若假釋出獄就會找機會酗酒,還會找大兒子、二兒子出氣,每次關懷站下課結束後,就不太想讓孩子們回家,怕被父親當出氣筒。我們有勸孩子的父親少酗酒,母親總是也無奈的抱怨著。小甯的阿嬤還健在,孩子的母親也存在著與婆婆溝通不良的狀況,在家裡鮮少與婆婆閒話家常。其實關懷站的學童中像小甯這樣的學童不在少數,所以我們關懷站的老師都很願意付出,只要孩童願意來,老師們都希望能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關懷,讓他們也能在穩定中成長,這就是我們關懷站的本質。
此外,老師也特別分享今年辦理親職回饋座談會,持續邀請歷年已畢業校友參與,這次邀請的是大學畢業生,甫畢業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,在中原天主堂彌撒當中巧遇,冥冥之中是天主的安排吧!他十分高興,滿心期待還能有機會到關懷站與曾老師和高老師們見面,如今又是以回饋座談會的方式,重新回到關懷站與學弟、學妹和家長們分享在關懷站求學時期的生活點滴。回憶在關懷站課後輔導求學過程中,曾老師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師長,記得她教賽德克族母語、族語文化故事、英語課;有一次上母語時,因當時有些愛睏,讀書讀一讀就差一點睡著了,正好又被老師瞧見,她非常嚴厲的提醒我,讓我此後再也不敢偷懶鬆懈。接著又分享說:在此要跟在座的家長們說的是,在偏鄉有這麼好的資源,在課後提供給學生共同讀書寫字的關懷站,一起努力,一起有伴,且除了讓自己學習到有毅力、專注力和自學力,堅定自己的努力才能達成目標,專注努力才能奮發向上。我還要繼續讀碩士,我身為原住民青年,自身原民文化要有深度認知,並有能力傳承發揚下去。他還特別提到無論是否在未來社會發展上有無謀到好的職業,要回頭看看一路陪伴的生命貴人,有機緣時要「飲水思源」,好好地說一聲「謝謝您!」。
這些點滴都是南投仁愛兒童教育關懷站長年付出的成果,也是博愛基金會一直全力支持的動力,幫助更多的學童,翻轉這些學童的未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