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主自有安排
屏東丹林兒童教育懷站老師 劉雪花
今年1月來義鄉聖保祿堂區慶祝開教70周年暨建堂64周年,也就是說,當道明會傳教士篳路藍縷來到部落傳報「耶穌基督的好消息」時,第一批受洗的老教友現在也都已經七、八十歲以上了。歷經數十年的傳教,雖然在聖召的路上我們跌跌撞撞,看著聖召的種子總是在發芽的階段乾枯死亡,我們從來沒有失望卻步,酷熱的乾地,總有天主的帳幕庇蔭著行走的道路,使我們在通往永生的路途中,不至於乾渴。
來義地區登記的宗教與傳統教高達四、五十間,天主教的教友人數在來義鄉行政區涵蓋率最高;雖然教會的聖召在部落窒礙難行,但是我們可以看見在每一年的復活節與聖誕節,堂區的成人受洗人數及嬰幼兒的受洗人數節節攀升,從事牧靈工作的傳道員及義務使徒,在這兩年人數不僅增加且年齡層也年輕化。神父常說:「聖召來自年輕人的信仰團體及家庭,要相信天主自有祂的計畫,首先我們要先學會聆聽而後服從,信德來自聆聽。」
我服務堂區的兒童主日學將近二十年餘,在部落的概況與生活模式大都是隔代教養,大部分孩子們的父母親以在外地工作居多,教養的問題也就落在長輩身上,由於小朋友都是老vuvu們帶大,很自然小朋友的生活模式幾乎跟老vuvu會很相似;例如長輩們已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,到了星期日一定會放下工作,然後參加彌撒,孫子女們自然也跟著老vuvu來教堂,雖然小朋友在聖堂裡會不由自主地跑來跑去、嬉鬧、睡覺…,但是神父不會阻止小朋友坐在聖堂,神父說:至少孩子們願意在假日早上七、八點起床上教堂,而不是賴在家裡睡懶惰覺、打電動、玩3C…。
在我帶領的主日學小朋友中,有兩位小姐妹就是由老vuvu帶大,所以他們很會唱排灣母語聖歌,之前還沒有進入主日學時,古靈精怪的兩人常常在聖堂的椅子下竄來竄去,或躺、或趴、或大叫大笑…。
有一天我邀請她們來主日學玩玩,因為教室內的同學年紀都相仿,沒有人願意被同儕使喚,剛開始她們會很排斥,找很多理由在教室外遊蕩;記得有一次我在上「護守天使」的課程,姊妹倆似乎被「天使」兩個字吸引,睜著圓滾滾的眼睛瞪著我問:「為什麼沒有天使保護我們?」
我說:「當受洗成為天主的孩子時,神父會傅油十字印記在額頭上,這時教會會給妳們一個聖名,這個聖人就是妳們的天使」
2023年一月她們兩位小姊妹在堂區慶祝開教七十周年時的感恩彌撒中,受洗成為天主的孩子,一個聖名叫「采琪」一個叫「安琪拉」,而我是她們倆位的教會代母,感謝天主。
記得神父曾說:天主有自己的計畫,我們尚在母胎時祂就認識我們了,祂豈能轉面而不顧自己的小孩,我們只管「信」,天主自會照料一切。感謝天主賜予我豐富的信仰生活,讓我在每一次的困難中遇見復活的耶穌基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