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需要幫助
台中太平關懷站老師 周紫瑩
2018年傅勞萊神父在太平天主堂成立了課後關懷站,協助社區需要幫助的孩童,在學校下課後接他們至太平天主堂,幫助他們加強英文、數學與寫作業,一邊學習,一邊等待家長下班接回。
在關懷站的時間裡,發生了不少令人覺得有趣的事、感動的事,也有令人鼻酸的事,這些孩子來自低收入戶、單親家庭、重組家庭等,他們身上有大多數孩子都有的優點與缺點,也有著一般家庭孩子沒有的成熟與擔當,並體現在大大小小的學習活動中。
他們大多數不愛學習學校的課業,覺得困難、花了比其他孩子多很多的心力也學不會…等等,學習成就感低而學習意願低,因而成為別人眼中不愛學習的孩子,令老師頭疼,好像不是那麼的優秀,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。但隨著與孩子的互動時間增長,漸漸深入了解他們,會發現他們很優秀,只是學校的課業不是他們擅長的領域,就算不擅長也會努力完成;而手作、音樂與運動項目才是他們的專長,能以他們最堅定的毅力去完成,並富有愛心和耐心,像是小提琴、擊劍,因此關懷站在協助他們學校課業外,也在寒暑期間安排不同的課外學習。
我帶著他們一起練習小提琴,是一開始關懷站成立時便有的項目,在每天的英文、數學等學習結束後,留下來一起練習小提琴,一方面希望他們透過學習新的樂器獲得成就感,一方面也希望藉由小提琴的練習能夠靜下來,陶冶性情,也是傅神父一個願景,用音樂帶領他們前進。
一開始他們只知道這把樂器叫小提琴,並不懂得如何愛護自己的樂器,讓樂器總是和地面碰碰撞撞,和同學之間也相處的不融洽,總是因為一點點小小的不如意吵架,甚至拿起樂器打架,使得課堂上我常常不是上音樂課,而是情緒管理課。學習情緒管理不管對大人還是小孩來說都是件難事,在一次次地把他們分開、單獨談話、讓他們互相了解和體諒,同時也在分開時讓他們獨自練習小提琴,沉靜心靈,他們的情緒漸漸平靜許多,彼此之間減少很多磨擦,但此時仍然不懂得合作。後來我做了一個決定,讓他們練習一起演奏,起初效果不好,他們總是覺得別人拖了自己的後腿,但我告訴他們:你們很優秀,小提琴是很難學的樂器,左手要按琴弦,右手要拉弓,耳朵要聽同學拉的小提琴,還要聽自己拉的小提琴聲,眼睛要看樂器更要看前面的指揮或最右方的首席指揮,一心多用,非常的難。我相信你們可以做到再多一點,檢查自己有沒有拉對,若是拉對了,要帶領你旁邊的同學一起拉對,不管你的年紀多大,你也可以是一位領導者,領導你的同伴。
而許多國中的孩子們參加了學校的擊劍隊,每周周末都拼命的練習,努力提升自我的能力,遇到比賽勇於出擊,提升擊劍排名,甚至有孩子打到全國第二名,真的非厲害。
去年寒假看著關懷站的教室牆上近兩年的「調皮紀錄」,我決定帶領著孩子們重新油漆,讓他們對自己摸黑、塗鴉寫字的牆壁負起責任,將牆壁回復成原先乾淨的模樣。原以為孩子一想到要處理這個「大麻煩」會很抗拒,沒想到他們很有責任感的大聲說:「沒問題,我會油漆,我們家每次要刷油漆,我都會幫忙!」「好的,要先刷那裡?」,而後我們用兩天的時間一起完成了三個教室的油漆,看著嶄新的牆面,孩子臉上浮現自信的笑容。
經過多年的教導,他們學會了動靜自如、互相學習幫助,團結友愛。他們是這麼的優秀,但同時也是一群調皮可愛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