賽夏部落

苗栗賽夏兒童教育關懷站 彭以凡神父

走神父聖召之路

        我,彭以凡走神父的聖召之路,就是回應主耶穌所說的這句話《為朋友捨棄生命,就是最大的愛情》。24歲時,想赴美念書不成,竟然無法面對現實,精神崩潰得到嚴重的憂鬱及燥鬱症,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,後來被阿姨帶去一貫道修行吃素(之前是信仰佛、道教),因在佛堂需百叩首千叩首,一年多來無法適應,而主動接觸基督末世聖徒教會,也在上主的安排下,找到了好工作,在亞泰金屬公司任助理工程師(因公司董事長衣復恩將軍華航創立人,是位虔敬的基督徒),後因每主日神聖的感恩聚會與開朗活潑的團契,讓精神狀況愈來愈好,也受洗成為基督徒。信主後2年,被公司提升為副理,負責因經濟不景氣裁員到只剩40位工作同仁的機械廠製造部門。
        有一周六同仁加班,就到工廠去走一走,順便翻了報紙,竟然看到一篇介紹一位離鄉背井,來自西德的神父,親自下去幫助鄉下貧窮的人,在山上生活不好的原住民兄姊,很是感動。因為從小看到的佛教法師、道教道士或一貫道點傳師,都只用嘴巴要人去當菩薩做好事幫助人,而自己都沒動手去幫助窮苦的人,所以看了那篇報導特別觸動,就在心中起了念頭我是否也可當神父,也去幫助窮苦的人!
        直到34歲,因完成了公司第一套賣到國外的整廠機械設備,才正式辭去設計設廠經理人的工作,走向當神父聖召之路(從起念到真正當了天主教神父,共花了16年,也經歷不少考驗與挫折與接受培育)。

服侍百壽賽夏部落的辛酸與喜悅

        來到百壽賽夏部落,好像是上主對賽夏族特別的召喚,說孩子你去那裡看看,扶持族人走出生命的幽谷吧! 15年前邂逅了百壽賽夏兄姊前,曾在新竹服侍過阿美族兄姊,在泰安公館鄕服侍過泰雅族兄姊,雖然16年前獅潭鄕就是我服侍的牧靈區(主要是大湖鄕及泰安鄕北五村),但百壽村確屬於南庄天主堂的服侍區,但因泰安鄉大興村2位泰雅慈母好友潘菊妹姊與高玉英姊,是賽夏族人,又得知賽夏族是九族中人口最少的一族,人口只有六千多,而百壽賽夏部落從原本的3~4百人,因種種的負面因素只剩下1百左右的族人,觸動了我願意投身服侍這14年前被稱為「被遺忘的部落」。
        從13年前游説部落耆老與家長們,辦了一次3天2夜的〈賽夏文化之美 夏令營〉後,與部落家長&孩子們打成一片,開始了服侍百壽賽夏族人之事,不久後在聖神的帶領下也啟動了〈獅潭森林大學〉服侍弱勢族群。
        13年中,看見年輕孩子與青壯年族人一個接一個蒙主恩召、父母的悲傷與無力、也見高中孩子與年青人被平地人毒品誘惑及控制,還有國一孩子拿刀要追殺同村的孩子...等等情況。多年來的辛苦投入,加上志工老師的支持與天主教博愛基金會近10年來的從旁協助,讓所扶持的部落家庭開始有了起色,但這3年多來見到幾個大人及孩子因家庭因素,又走入困境,甚至進去吃免費的牢飯與安置在少年之家,加上這裡有些的客家與平地人,對部落族人的不了解有增無減,又更加無力感。一切真的是〈盡人事 聽天命〉,還好部落去年起動了「原住民健康文化站」,讓年青一代的媽媽可專心投入部落的關懷工作,又燃起了一缐希望!

對百壽部落未來的期望

        目前部落族人已少於百人,有些家庭經濟上有了改善,也慢慢趨於穏定,期望部落家庭與族人之間可彼此扶持互助,多講鼓勵的話(有時手心向上,有時也要向下)。母語與文化是賽夏族存亡的根基,祈禱家長們在家要多跟孩子講賽夏母語(而非在家都講國語或客家話),不管外在環境多麼艱難,只要從內心深處到外表顔面,都能以賽夏族為榮,慈愛的天父定會時時護佑我們,走上光宗耀祖成功之路...,阿們!